您好,今天是 欢迎登陆淮南市十九中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反转课堂

创建专栏

  • 群众路线
  • 争创先进
  • 在线图书馆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友情链接

教学反思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反思

什么样的课型适应于“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7-06-01   点击次数:2371   信息来源:

 什么样的课型适应于“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夏昕

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知识传递的效率,翻转后的课堂使得学校有更多的时间探索综合素质培养的模式。课程主要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因而,提供碎片化知识的同时,让教师与学生共同理解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就借助于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厘清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正式学习中,教师创建微课,学生在家里或课前观看老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微课(音微课、电子教材等等)进行学习,然后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的交流问题(释疑、解惑、探究等等)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

到底什么样的课型适合翻转?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三角形》,课前学生观看微课,预习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完成导学案上规定内容,在课堂上教师用了10分钟不到的时间将所有概念过完。此时可以说已经完成传统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一半。本节课想要引申的重难点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证明,授课教师花费了近25分钟时间在这个环节上,充分利用了课件、黑板、白纸等各种展示方式,真正让学生体验了“做数学”“说数学”,丰富的形式刺激了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学生自始自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有条理的表达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推理过程,为今后的几何证明打下基础。

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的基础是微课,微课在正式制作之前,必须认真考虑一个问题:对于我要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而言微课是不是合适的教学工具?如果是的,那么开始设计制作微课。否则不要为了做微课而做微课。好的微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教师清楚展示讲解思路,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学生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也知道在课堂上自己将要拔高什么;二、生动、有吸引力,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现代化教学技术。

我们可以在微课里告诉学生二次函数的概念、可以教会学生观察细胞的步骤、可以在微课里演示这道题如何解答等等,但我们不可能通过微课里的口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思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所以有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很高的课程,微课起到的引导学习作用微乎其微。

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例,这节课学生在画出几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之后,需要观察,发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小组的合作,老师的启发,最终发现规律也就顺理成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观察能力,辨析能力,创新思维在这一刻充分得到锻炼,这是数学课堂上最有魅力的地方。而如果仅仅用微课直接告诉学生它们的关系,学生不需要动脑思考,只需要听到记住,知识变成死记硬背,数学学习最后也会枯燥乏味。

由此可见,“我们想要把学生带向哪里、我们怎样把学生带向那里”这两个问题教师在备课需要时时刻刻问问自己,一个微课绝对不可能帮助学生锻炼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可能帮助老师观测过程性目标是否达成。每个学科中的不同课时都需要进行这样的思考:是不是每一部分知识都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不同学科间也要进行揣摩,比如什么学科更适合“先学后教”式的“翻转课堂”?化学课如果一上来就做实验,学生尽管看了微课,对步骤,注意事项有所了解,但因为没有牢记反应公式,弄错了化学药剂,试管、烧杯爆炸了怎么办?

因此,什么课型,什么知识适合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要求老师在上课前就能够对新课有一定深度的理解的话,所选的课程内容主要需要符合两个条件:1.知识点是固定的规律性的讲解;2.学生自学起来容易学会的。第一条契合了前面的观点,往往这一部分内容也比较适于放入微课。第二条受学生能力的牵制,但教师必须把控学生预习的难度,这样看来学生通过预习完成一部分知识与技能是可以实现的。而情感性的东西,由于每个老师对同一事物的解读方式和演绎方式都会不一样,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还是回归到课堂比较好。

上一篇:

下一篇:关于初中英语翻转课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