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欢迎登陆淮南市十九中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反转课堂

创建专栏

  • 群众路线
  • 争创先进
  • 在线图书馆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友情链接

教学反思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反思

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01   点击次数:1624   信息来源:

 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仇诚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2011年,萨尔曼・可汗在一次题为《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的演讲中提到: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课堂模式正好相反,这就是翻转课堂

我校为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发现,欣赏美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发展,基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本校学生的存在一定的弊端,校领导坚持创新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了“翻转”的优势,但同时自己对这种创新的“翻转课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一、传统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分析和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这种模式可以督促学生学习,鞭策他们更加的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越来越没有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他们有太多的作业和练习要去做,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那么翻转课堂的优势又有哪些呢?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2、翻转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往往最受教师关注的是最好和最聪明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响应或提出很棒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其他学生则是被动的在听,甚至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翻转课堂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切。最让学生们兴奋的是能够暂停、倒带、重放讲座视频,直到听懂为止。而课堂上,教师的时间被释放,可辅导每一位有需求的学生,而往往大部分时间围绕着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翻转增加课堂互动 
  许多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强调,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翻转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相当疑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给以小型讲座或演示。显然,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都时间与学生互动,而不是在讲台上表演。 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以前更多了。在教师忙于与某部分同学对话时,学生们发展自己的合作小组。学生间互相帮助学习,而不是依靠老师作为唯一的知识传播者。 无形中翻转课堂帮助我们形成了一种学习文化。那就是学生们不再学习当做完成任务,而是一件自我需求且有意义的活动。 
  4、翻转让教师更了解学生 
  一个好的教师总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翻转课堂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在一起,因此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谁学习有困难,谁能迅速的掌握学习内容并可从一些额外的挑战性工作中受益。进一步,我们还能了解学生的生活。并有机会确认他们需要帮助的点在哪里,或者识别和跟踪他们潜在的问题。 
  5、翻转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同。虽然我们早认识到这一点,但传统教学统一的课堂却无法真正分层教学。翻转课堂承认了学生的不同,并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速度来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学生则可以反复学习,并寻求教师的帮助。 
  
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几个基本要素与要求:

1.课前资源的必要性。“翻转课堂”之所以课堂上能深入研讨,是基于“先学后教”的前期准备投入充分,这也符合“学会学习”的教育理念。

2.给学生提供的“课前资源包”,要包括微视频之类的影视资料、导学设计(或“学习任务单”、自测题)等。“课前资源包”不能只是“微视频”一种资源形式,其实微视频的作用无非是辅导性的,或者是参考性的,换用文本形式的文献资料也未尝不可。另外,微视频不能太长,5分钟左右即可,否则,就增加学生负担,学生没有时间精力去看冗长的视频。

3.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形式,必须呈现如何解决好“课前导学”与“课堂指教”的结合问题。把学生课前学习的困惑、问题、典型错误,原生态截图的方式呈现在课堂,让学生存在的问题转化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是一种把“课前导学”呈现在当堂的巧妙方式。

4. “翻转课堂”下的最佳课堂组织形式,是分组合作学习;而分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小组文化的建设。小组成员的互补搭配、小组团队精神的激发、小组积极上进文化的形成,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小组成员学习活动中的“搭便车”现象,减少分化。

5. “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进程,必须转换成“活动设计”才有更智慧含量,才更吸引学生投入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的探究活动中发现和顿悟。

6. 理性看待教学策略的选择。没有一种策略是万能的、绝对的,因此,并非每个学科每一节课,都要“翻转”一下。但借口学科差异不便实施“翻转课堂”,一个单元甚 至一个学期都没有采用“翻转课堂”新策略,无疑是缺乏探究的勇气,是会错失时代的机遇了。只有做了再说“翻转课堂”的利与弊,才是客观求实的态度。

“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取得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认可,但我个人还是对于“翻转课堂”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1.上课老师缺少激情,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我发现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更适合习题课,复习课;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数学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3.
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特点,提高微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人文色彩浓厚的知识,还应立足课堂来生成,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应选取恰当的时机,选取恰当的课题,循序渐进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开展翻转课堂实践。另外课时难点的准确预测,是微课质量的基础,是落实个性化指导的前提,微课的技术质量有待提升,微课的讲解方式有待研究。
  
   4.实施翻转课堂后,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评价微课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基于学校基础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量规及评价方法。
  
     5.对懒散学生约束力不足。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及小组长组织管理能力的差异,还是难以保证所有学生在小组内都积极参与。例如:有些懒散的学生合作积极性不高;不愿过多地独立思考,表现出一种依赖思想,很多时候任务由小组骨干帮助其完成任务。
   
我觉得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因遵循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各科选取适当的知识点展开班级对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翻转课堂授课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切不可操之过急。
    
总之,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改变教学模式。但它的成败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改变,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

 

上一篇:

下一篇:从一节数学公开课浅谈“翻转课堂”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