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翻转课堂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01 点击次数:1462 信息来源:
初中语文翻转课堂反思
陈静怡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可以说,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语文是进行其他学科教学,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目前,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仍然在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包括我个人也是一样。总觉得课上想说的内容很多,但是课时又有限,于是课上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于是,教师高然阔论,学生埋头速记被动学习的场面就一再出现在语文课堂上。一节课下来,累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信息量太大,真正记住的又有多少,这样的恶性循环,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在哪里?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多媒体教学方式正逐渐的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来,从投影到PPT再到现在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正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每一位执教者,尤其是语文学科,必须要学会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让我们的课堂“翻”起来,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在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也能欣赏语文学科的美文美诗,在美的熏陶中去感受学科的人文性。
但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的,不是如何照搬“翻”的形式,而是先沉下心来想想为什么要翻,结合着学科怎样翻,翻后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翻的是理念
在翻转课堂推动者伯格曼和萨姆看来,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学习,翻转的目的是让忙碌的学生不再落课,聚焦于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没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但是在我们大多的课堂上,这种方式和节奏的体现者不是我们的学生,而是教师本人。我们为了自己的节奏不被打乱,执拗的让孩子选择我们认为应该学习和了解的重点,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孩子才应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决定能不能“爱”上语文学科的关键,他们的主动性才是你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
如果说传统的课堂结构是“先教后学”,那么翻转课堂则是“先学后教,以教导学”。我们要改变的则是帮助学的理念,要培养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若是基于此种目的的革新我则认为是有利的,因为学生是一切的核心,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学生有所收获。与其让你的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找不到自我,精神游离,还不如摒弃旧知,将学生从空洞的世界中拉回趣味横生的课堂上。
二、语文学科怎么翻
以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样式为依据,我们最终探讨和关心还是它在语文学科中的有效性。如果我们只是照搬模式,课前录视频,学生自学,课上讨论交流形成结论,结果也不免落入俗套,效果究竟如何也未可知。
首先,既然学生是以微课视频为基础学习文本,那么视频的内容一定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大纲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比较的散,字、词、句哪一个方面展开都可以有很多的内容,教师该如何选择微课的内容,我在备课时需要让学生集中学习的是什么,通多学生的反复观看视频,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我想,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也并不是要求通过一个短小的视频就能帮助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你的微课应该成为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窗口,通过微课,打开思路,顺着思路,找到最终的答案,我想如若没有这种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翻转课堂就是为了“翻”而“翻”,这样的微课就是为了“微”而“微”。
其次,既然是基于微课基础上的自学,那么预习环节则一定要优化。因为“翻转课堂”并不是说课前学生观看微视频就可以,还应设置针对微课内容,结合文本内容的具体任务,明确学生课前的预习任务。任务越明确,越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第三,又因为是课前在家的观看和预习,这就对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性要求更高,如何能保证学生们都能及时地、认真地完成任务,这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否则再精心的微视频,再有针对性的预习任务单也就形同虚设。我想,“翻转课堂”的教育新理念,不仅是教师、学生应吸收接纳,每一位家长也要正确认识。一个良好的家庭自学氛围,一个愿意陪同孩子学习的家长,可以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家庭中得以很好的眼神,对于效率的提高也会事半功倍的。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模式,而是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探寻语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体现该种教学模式的价值,才能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上一篇:关于语文学科翻转课堂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