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美”
发布时间:2017-01-10 点击次数:2614 信息来源:
朱乃斌
体育教学重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通过美育的渗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得感受、鉴赏、表达能力,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探索的教学课题。
一、 提高认识,发现体育课中的美。
随着体育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对体育中没得认识的提高,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美育在体育中重要作用。人们在崇尚美,追求美的过程中认识到,体育不仅能锻炼身体,也能在运动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实践中还把抑郁与艺术有机地交融起来,舞蹈、健美操、太极拳等走进了课堂,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只要提高认识,用心感受,会发现体育课中,美无处不在。
二、 探索实践,研究体育课中的美。
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为本,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从审美的角度把握教学过程,将美育融于体育学科的教学中,渗透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显现于教师的言行仪表,充分展示出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美。
1、 提炼教师的语言美。教学的语言,要给人以真情美感。体育教师应切实把握教学语言的审美要求,语言强弱适度,精确简洁,声情并茂。要善于使用情景化、诗化、美化的教学语言,去陶冶学生。尤其在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必须清晰、准确、形象。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来激励学生,能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讲究示范动作美。在体育教师要使一个动作示范构成一种美的造型,创造一种美得境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美。优美的示范动作应该准确无误,娴熟自如,灵活敏捷,舒展大方,还要有节奏感和力量感。准确灵敏的动作能给人以机智和安全之感,协调简捷的动作能给人以自如,连贯,流畅之感。有力量节奏的动作能给人以自信、雄壮之感。
3、 营造课堂气氛美。新课堂背景下的体育课堂, 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生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学,放手让学生练,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激励学生努力表现,师生一起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美德。
三、 用心领悟,感受体育课中的美
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我们不断追求高效课堂、绒益智、健身、情感和性趣于一体。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激发,总是在一定的情景及气氛之中产生的,技能的形成、体能的提高,都是在良好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教师要改变命令式的传统做法,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向朋友一样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一个眼神、一个大拇指,让学生得到了练习的信心,形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允许学生交谈、讨论,游戏和竞赛时在限定范围内喝彩叫喊,充分自我表现,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要用心交流,做学生的大朋友,用心领悟,感受体育课中的美。
四、 提炼升华,创造体育课中的美
健美的体魄离不开健美的体格,也离不开健美的精神气质。体育教学中的美誉渗透,为体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不仅通过行之有效的体育活动来锻炼学生体格,增强学生的体能素质,更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健美的体魄投身于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让我们的体育课堂中处处充满美,让每一个孩子沐浴阳光,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享受体育中的美,让“美”时刻在体育课堂中绽放。
上一篇:教师论坛发言稿
下一篇:做一个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