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欢迎登陆淮南市十九中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反转课堂

创建专栏

  • 群众路线
  • 争创先进
  • 在线图书馆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友情链接

教学反思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反思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6-04   点击次数:1704   信息来源: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李福燕

淮南市第十九中学,308311532@qq.com

 

  要:初中物理的优化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课题.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发展,并且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那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

关键词:微课;微视频;有效教学;翻转课堂

 

近年来,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越来越热切,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等等,但其实最根本的教学方式就是变“教学”为“学教”,“先学后教”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将学不懂的问题提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探究,那在课前学生应怎样学、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又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它可以是课前教材的预习,可以是导学案自主学习,可以是教师问题引导学习等等,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使人们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资源等各方面的互通共享,这一技术自然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当发源于美国“可汗学院的微视频,微课出现以后,教学和学习方式又多了一种选择---“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国外的“舶来品”,由于文化、教师、学生之间的差异,国外成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不一定也适用于国内的教学实践。“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翻转教学改革的成功也不在于从理论上构建各种各样的模式或方法。在我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期更应该从思想意识上关注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与策略的研究,在分析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实现从简单“效仿”到深度“整合”的转变。这样或许可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翻转课堂教学之路。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本土化教学实践中的长期效应仍需要研究者们更进一步地深究与验证。当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相应地也开展了许多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但从潜在的价值和应用前景上看,国内的翻转课堂研究仍需进一步发展。

一、如何建构初中物理学科的“翻转课堂”模式

不同学科的教学有由于学科内容、特点的不同,学习的方式有其独特性,又要遵从基本的教学规律,尽管不同的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具有共性。所以“翻转课堂”就如同常规课程一样,要兼顾不同学科课程的共性与个性,既要遵守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还要尊重学科特点,要作个性化的处理。那么,从遵循教育教学一般规律考虑,初中物理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翻转课堂模式呢?

我们先要从共性的角度去构建基本普适性的“翻转课堂模式,再从学科特点进行细节处理。

首先是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翻转课堂无论是在哪个学科当中运用,都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过渡,将课前学习与课上学习相连通,“翻转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和最后一个环节要与上一个和下一个学习内容的自主学习有效衔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自主学习---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模式。

其次,“翻转课堂”前后的自主学习环节如何开展,教师如何配置学习资源?

为了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前的自主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文本学习和微课学习。文本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准备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上明确学习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分析教学的重点,将课堂的重难点加以改造,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微课学习是在学生预习书本后,带着问题进行的。这就对微课的制作提出了一定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对学生学习中将要遇到的问题进行预设,为学生录制微课。微课要突出重难点,学生可在家或者学校等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单,不懂得地方还可通过微课回放重复学习。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要及时进行反思,将疑惑与不解记录下来,反馈给教师。“翻转课堂”后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对知识巩固并提高的过程,教师针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制作进阶练习,练习当中既要巩固所学知识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的拔高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翻转课堂”学习如何实施?

由于之前的自主学习,学生及时将疑惑和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课前收集整理,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或者以学生的认知程度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所选取的问题不宜过多,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或者实验帮助学生探究解决。而其余的问题可通过学生展示和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在课堂开始时由同学们相互解决。一节课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加强和拓展学生的认知,并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后续学习任务上。

基于以上的思考,初中较为理想的课前学习过程为:自主预习-微课学习-自主练习;课上的学习过程是:点拨研讨-合作探究-巩固运用,而课后的学习过程是:达标检测-课后提升。总之,课外与课上的各个环节与流程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例---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老师为学生事先准备了突出重难点的三段微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这三段微课的内容分别为: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速度的相关内容、机械运动的分类 。

为引导和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事先设计并下发学习任务单,具体的内容如下: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以及学习任务。

为了达到目标,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以下学习任务:

任务一:自学与观看微课一,并结合教科书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两种方式,分别用这两种不同方式比较汽车和飞机的运动快慢,从刚才事例发现哪种比较方式更符合人们思维习惯。

任务二:自学与观看微课二,并结合教科书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物理学中的速度是哪种比较快慢的方式?怎们定义的呢?计算公式和单位是什么?具有什么物理意义?并完成下面的简单计算: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6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任务三:自学与观看微课三,并结合教科书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轨迹分为几类?直线运动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可分为几类?怎样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思考并分别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V-TS-T的图像。

学生可通过多次观看微课,反复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若仍有无法自主解决的疑惑和问题,记录下来,及时通过网络或文本等途径交给老师。

2、“翻转课堂”学习

针对课前的学生学习疑惑,老师归纳整理问题,选取3个左右典型性问题并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课堂的过程大致如下:先由学生展示所获取的知识,其余的个别问题由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同时老师给予适时点拨。接下来由老师通过实验和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典型性问题,设计如下:

实验一:组内讨论测量人步行的速度需要哪些工具,每组派选一个代表分成两队进行测量展示,(测量小组注意人员分工)

问题情景二: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问题情景三:如何根据S-TV-T图像获得物体运动的相关信息。(给出具体题目让学生提炼信息)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对解题的规范性和语言表述的准确性进行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素养。

3、课后自主学习

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老师制作相应的进阶练习。为了达到教学效果,进阶练习建议制作两个,分别为:进阶练习一主要是以巩固和检测为目的,相应习题不多,但是教师对题目要精选,力争每道题都对学生都起到相应作用;进阶练习二主要用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老师对学生要有精准的把握,能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兼顾差异,凸显学习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手段和工具,始终应该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目标服务,切忌为了“翻转”而“翻转,”本末倒置地忽略物理教学的主题,那么就是一场“教学秀”。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04)

[2] 陈晓燕.  翻转课堂:学习需求引发的教学流程变革[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13(10)

[3] 卢强.  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 电化教育研究. 2013(08)

[4] 吴铁飞.  微课与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 科技视界. 2013(30)

 

 

 

 

上一篇:

下一篇:翻转课堂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