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和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01 点击次数:1534 信息来源:
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和反思
石邦彬
进入十九中已有两年,两年里我逐渐体会到学校推行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决心,也逐步尝试实践和反思这一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下面我从平时的业务学习、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方面简单谈谈对翻转课堂所做的努力与认识。
一、业务学习
为了适应学校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即推行基于微课与小组合作下的翻转课堂,本人通过课下学习,了解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同时积极参加本学科组内的听课、评课、磨课等活动,了解了翻转课堂的实际操作,并将这种形式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摸索,反思过程总结成败,对翻转课堂已有所认识,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与困惑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求证。
二、教学方面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两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翻转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的使用,做好了一些常规的工作,具体表现在:
1、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与课后反思总结。
每天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本质,研究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研读新课标,明白这节课的新要求,思考如何将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准备教案,设计讲学稿,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力求教案与讲学稿的实效性,做到每一堂课都“有备而来”。同时做好每堂课的反思总结工作,反思教案设计是否合理,反思教学稿是否存在不足,并将自己的看法及时与同事进行交流,形成有价值与操作性的结论,以便今后的教学工作。
2、做好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等价于彻底放手,而是要求学生带有目的的先自主探究,然后再与同学合作交流,最后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此,讲学稿就起到了很好的载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更好的体现了“学教合一”的优势。通过小组合作,课堂的主体真正实现了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有所转变,教学与学习的方法途径有较大的改变,使得课堂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主要场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以后,教师不是滔滔不绝的传授灌输知识,而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或生成的疑难进行点拔。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解放了学生,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3、做好课后习题精细化。
数学知识的巩固,离不开习题,但是大量重复的练习题,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所以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是习题的设置一定要精细化。习题的设置要有目的,要抓基础与重难点,要渗透数学思维,要真正使学生在练习时数学思维得以形成与锻炼,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4、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后,按照学习成绩、习惯、性别等条件把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由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一、二号为成绩优等生,三、四号学生是中等生,五、六号基本是学困生。为了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在组内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由一、二号学生分别帮助五、六号学生,三、四号学生互相帮助,三、四号也解决不了的,由组内全体学生讲解或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努力使组内学习形成氛围与合力,让优等生带动后进生,打造有效课堂。
三、存在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讲学稿设计水平、微课录制水平有待提高。
2 、学生的知识结构不稳固,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模糊的部分。
3、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翻转课堂的理解不够深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教学管理,改进不足,争取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上一篇:翻转课堂实践与反思
下一篇:关于翻转课堂的一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