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爱三节”,做新时代的中学生
发布时间:2019-10-14 点击次数:3069 信息来源:
八(6)班 朱玲 10月14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践行“三爱三节”,做新时代中学生。
不知同学们记不记得,在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战狼2》的结尾处,一本中国护照出现在了屏幕上,护照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句话它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和底气,曾让无数身处异国他乡的海外华人热泪盈眶。风雨70载,沧海变桑田,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位中国人的努力,一颗颗爱国之心,汇聚成70年之巨变。
习近平主席曾提出“三爱三节”主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爱”,那就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这三爱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爱学习、爱劳动,愿意做祖国发展历程的中流砥柱,愿意为祖国做贡献,才能称之为爱祖国。
什么是爱国?爱国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爱国,并非言语的浮夸,而是行动的实践。
从呱呱坠地起,我们就通过学习认识这个世界,开启自己的人生。学习是探索中国乃至世界的钥匙。学以广才,学习能充实一个人的精神与灵魂,使浮躁得到宁静,虚无得到充实;学习能升华一个人的内心,陶冶人的情操。于人而言,金钱名利,实属乏味,而学习正是人的精神食粮,在不断学习过后,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是当代青年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立足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才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国家的命运。
光顾着学习也不行,我们还要“爱劳动”。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王守仁“知行合一”,再到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无不证明了一个教育真理——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
三爱之中,最核心的一点应是爱国,所谓“长江大浪,吾如沙硕,虽至微至鄙,吾爱国之心,至死不渝”。
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作为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青少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这就需要我们青少年树立起“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思想观念,努力把自己铸造成祖国的栋梁之才。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践行“三爱三节”,做新时代的中学生。
上一篇:缅怀先烈,振兴中华
下一篇:预防校园欺凌,学会自我保护